青少年談戀愛這個話題,有時會成為親子之間起衝突的導火線:父母擔憂子女過早談戀愛會出現種種危機;子女則認為父母保守專制,難以溝通。以下是一名少女在網上的留言:
點解讀書唔可以拍拖﹖
點解拍拖係唔啱﹖
點解朋友可以拍拖但我父母唔俾我拍﹖
點解佢地要偷睇我日記﹖
我已經十六歲啦,但佢地仲覺得我咩都唔識,對我完全唔信任,完全唔尊重!佢地話我乜都唔同佢地講,但我講咗我拍拖,佢哋會比咩﹖﹖我以後有咩都唔會同佢地講啦!!!
很多青少年害怕被父母知悉戀情後,會加以反對、責備或追問細節,於是絕口不提感情問題或隱瞞事實。有些緊張的家長會偷看子女的日記、手機/網上紀錄、偷聽電話對話,甚至跟蹤。利用這些方法查察子女拍拖的蛛絲馬跡,時常令家長陷入兩難的局面——以此「證據」質問子女的話,等於承認自己偷窺了他們的私隱,會引起子女反感;不問個明白的話,又於心不安。
要了解子女心事,其實有比偷看手機和跟蹤這些方法更明智的方法。家長在日常與子女相處中,透過細心觀察,用心聆聽,已可留意到許多關於子女的事。最佳方法,當然是平日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,讓子女願意主動對話。以下三個步驟,能協助家長與子女開展有關戀愛的對話,令親子溝通更和諧。
(一) 理解成長需要
家長首先要了解異性互相吸引及憧憬戀愛,是青少年的正常成長需要。對話時宜表達這種理解,讓子女感受父母明白自己的需要。
說話範例:
(二) 建立溝通渠道
家長可以輕鬆和分享式的方法,與子女打開話匣子,例如利用報章報導、個人經驗等生活素材,與子女分享對戀愛的看法。溝通時避免過分說教,同時要留意在訴說個人經驗時,不強迫子女接受自己的一套。
說話範例:
(三) 引導正面戀愛價值觀
當與子女已建立良好的溝通基礎,可嘗試傳遞一些正面的戀愛訊息,如發現子女有些偏差的想法,例如:「他愛我一定要聽我話」、「愛一個人,死也值得」等,宜待適當時機加以引導。
說話範例:
如果家長能放下權威形象,在平日相處時表現開放和接納的態度,讓子女覺得與家長談及戀愛問題,是安全和被支持,才會願意傾訴。縱使家長不一定贊同子女的戀愛態度,但只有開放友善的討論空間,才能了解他們真正想法,而非成為最後一個知道子女戀愛問題的人。